“十五五”期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五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国资国企的布局与发展对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内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加速变化,国资国企的布局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正确把握“十五五”期间宏观发展环境趋势,为国资国企开展“十五五”规划提供坚实的依据和方向指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前瞻研判国资国企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探讨国资国企如何在新的五年发展期间内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国资国企力量。
前瞻一:国际政治环境加速演变,重塑国内开放发展格局
“十五五”期间,国际政治环境更趋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思潮更为盛行,地缘政治冲突更趋激烈,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竞争和摩擦仍将保持高烈度,贸易保护主义和脱钩断链行为仍将扰乱中国向外良好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和重重风险。
面对更趋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形势,中国更加积极主动调整全球开放合作战略,会将更多的发展精力和发展资源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产业发展等领域与中国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数据显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十年年均增长8%,充分显示了双方合作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潜力。此外,中国仍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政治风险,为自身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布局与发展应积极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应对更趋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
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文化习俗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投资和合作计划。
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加强与其他成员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行业论坛、商务洽谈会等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寻找合作机会,共同开拓市场。
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更好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难预料复杂发展局面风险。
前瞻二:国内政治环境稳定有序,全面深化改革加码加力
“十五五”期间,国内政治形势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拥有稳定的政治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其他各方面改革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码加力。
国资国企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对象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国资国企市场活力,促进国资国企高效配置资源,推动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升级,促使国资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充分发挥支柱作用。
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资国企的监管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提高国资国企监管效能。
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拓宽国资国企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国资国企重大项目投资和产业升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协同发力,有力推动国资国企转型升级,增强国资国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目标贡献关键力量。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整发展定位和战略方向,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要加快国资国企体制机制的转换,建立适应高水平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市场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
要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配合行政体制改革推进,主动适应新的监管要求。
要充分利用各种融资工具,合理规划融资结构,确保资金的稳定供应。
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整合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资源,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前瞻三:国内经济发展过坎爬坡,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加压
“十五五”期间,国内经济发展仍将承受着显著的下行压力,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低速增长阶段的换挡进程仍在持续,结构、速度、动力的转换尚未完全实现,仍然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艰巨性挑战,经济发展处于过难坎、爬重坡的阶段。
从内部环境看,随着国内产业体系的转型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一些传统产业暴露出新的产能过剩问题,消费需求的升级和分化对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产业供给端适应新的消费需求显得力不从心。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全球经济增长仍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外部市场需求增长恢复乏力和不确定难预料,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较大冲击。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布局与发展应加快转型升级,支撑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稳固经济发展基础。
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领域去产能工作,通过破产清算、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及绿色制造理念,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淘汰落后产能。
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满足消费需求升级和分化,提升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挖潜内需市场空间,加强国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构建更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提高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前瞻四:国内老龄少子社会显著,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十五五”期间,中国人口结构继续面临着深刻且显著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低生育率问题仍将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21.1%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5.4%,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仅为902万人和人口出生率为6.39‰,较前些年有明显下降,人口变化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例如,在劳动力市场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将导致劳动力供需结构持续失衡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出现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的情况。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布局与发展需要考虑人口结构长期变化趋势,主动调整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要主动应对劳动力供给减少和竞争加剧,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制造业国企引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要加强银发经济和养老健康产业布局,围绕老龄化社会新需求,投资建设养老设施、提供养老服务,研发生产适合老年人医疗保健产品、智能化养老设备等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拓展新的市场领域。
前瞻五:国内社会消费观念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五五”期间,中国社会消费环境继续发生显著且复杂的变化,在经济增长不确定和收入预期较弱的环境下,在绿色消费理念普及和产品信息更加透明的环境下,社会消费理念从过去倾向于追求高端、奢华和品牌效应继续转向更加理性、更加务实。无论是年轻的“00后”还是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更加注重质价比、实用性和个性化消费,“00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不仅关注品牌和性能,也会综合考虑价格和后续的服务保障。以电商消费为例,2023年实用型商品如家居用品、日用品的销量增长明显,高端奢侈品的销售增速有所放缓。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布局与发展顺应消费观念的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匹配新的消费理念和需求趋势。
要主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质价比、实用性强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注重控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要注重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定制服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推出个性化的营销方案,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要全方位加强企业品牌、业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和忠诚度。
前瞻六:新型城镇化处于进行式,新行动带来发展新机遇
“十五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仍处于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截至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为65%左右,距离发达国家普遍80%以上的城镇化率仍有较大差距,国务院出台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等4项重大行动。
城乡二元结构新一轮调整将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将为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都市圈不断加强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建设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布局与发展应抓住新一轮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带来的发展机遇。
要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深度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城乡地下综合管廊、城乡污水处理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升城乡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要关注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小县城的发展,加大产业布局和项目投资,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要在都市圈协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在都市圈内的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促进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
要积极参与城市更新项目,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前瞻七:科技创新战略地位提升,加强科技研发应用推广
“十五五”期间,中国仍将面临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领域“卡脖子”的严峻挑战,仍处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制高点竞争的不利局面。同时,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投入持续增加,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前列,5G通信、量子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需求和应用场景,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长贡献和战略价值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创新;生物医药产业的壮大促进了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的研究;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望实现计算能力的革命性突破,为大数据处理、密码学等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布局与发展应积极投身于新兴技术与科技创新领域,捕捉技术发展新趋势,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国资国企的资源优势和引领作用,加大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要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鼓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对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给予奖励和晋升机会。
要加强与新兴产业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
要利用资源优势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入驻。
要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竞争,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
前瞻八:加强教育改革培养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推进
“十五五”期间,中国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健全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高校的科研力量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打造技术创新的重要孵化器,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共同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十五五”期间,国资国企布局与发展应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要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和实习基地等方式,吸引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就业。
要在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发展体系,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要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高校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要为教育改革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平台,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